愛因斯坦與愛丁頓 Einstein and Eddington.2008年英國BBC製作愛丁頓 Eddington,英國的劍橋天文台台長,他最出名的事蹟是在1919年以日全食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重力理論。因為他猜想:如果太陽這顆大球的龐大重力會改變經過它的光的前進方向的話,那在日全食時,朝太陽方向拍攝多張星空照片,星星的位置一定會產生位移現象。據說他證明了,又有說資料有問題。不論如何,愛丁頓讓當時還默默無名的理論物理學者愛因斯坦受到了注目。

2008年英國BBC製作《愛因斯坦與愛丁頓 Einstein and Eddington》一片,我想可能是因為某私心感情:雖然偉大的英國皇家牛頓爵士在1687年揭發了宇宙天體運行的大密秘,但是很不幸的200多年後,竟然被一個出身德國叫愛因斯坦的人指出他是錯的,雖然顏面盡失,幸好,最後還是有賴我們英國的愛丁頓的證實,也才能讓愛因斯坦的理論被接受呀

2005年,英國皇家學會票選對科學和人類最具影響力的人物?結果當然還是偉大的牛頓爵士。真可愛的英國人。→ Newton beats Einstein in polls of scientists and the public (from 英國皇家學會)

愛因斯坦和愛丁頓及當時代的小片段,以下摘自 時報悅讀網

 

「光會彎曲」

正當世界厭倦戰爭,渴望人類能有超越性的成就,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闖進了世人心中。殘忍的戰爭結束快滿一周年時,科學界宣布一名英國貴格教徒已證實一位德國猶太人的理論了。物理學家殷菲德(Leopold Infeld)歡呼道:「兩個敵對國家的科學家又再度攜手合作,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!」

十一月七日,《泰晤士報》報導戰敗的德國人被召到巴黎,將與英法兩國制定條約。但同時也出現下面三行標題:

科學革命
宇宙新理論
牛頓被推翻了

報導宣稱,「宇宙構造的科學概念必須修正」。愛因斯坦最新獲得證實的理論,「勢必出現新的宇宙哲學,一切過往將不復存在。」

《紐約時報》在二天後追上這條故事。由於倫敦沒有科學通訊記者,於是請高爾夫球專家克羅區(Henry Crouch)代打。他原本想跳過皇家學會的發表,後來雖然改變心意,卻已無法進入會場。於是他打電話給愛丁頓問大概情況,但覺得有點兒困惑,便請他用簡單的話再講一次。

也許是愛丁頓轉述得太熱情,或者是克羅區報導得太興奮了,總之愛丁頓對愛因斯坦理論的評價被抬高,報導為「人類思想史上最高的成就之一,甚至可能是最高的成就!」不過跟後來的風靡相比,標題已經算相當保守了:

日食顯示重力變動
光線偏移,牛頓法則受動搖
劃時代的發現
英國科學家譽為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

 

次日,《紐約時報》顯然覺得太過保留,於是做了更動人心的追蹤報導。自報紙開始知道如何寫出經典標題後,那六排標題也成為經典之作:

滿天星光都會轉彎
日食觀測結果撼動科學界
愛因斯坦理論大獲全勝
星星不在想像或計算之處,但無需擔心
為十二名智者所寫的書
非常有勇氣的出版社,因為愛因斯坦說:除了這十二人,全世界沒人能懂!

 

愛因斯坦的朋友們發現無論自己何時談到這個題目,都會被聽眾包圍。後來與愛因斯坦一起做研究的殷菲德,在當時是波蘭小鎮的年輕教師。他回憶道:「那時候,全世界也有幾百人跟我一樣,在公開演講相對論。在寒冷的冬天夜晚民眾大排長龍,讓鎮上最大的場所都容納不下了。」

愛丁頓在劍橋三一學院演講,也上演相同的場面,大廳裡擠進了幾百人,但還有好幾百人被擋在門外。愛丁頓試著講得淺顯易懂,指若他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,將會變成只有三呎高,結果這成為報紙標題。洛倫茲演講時觀眾同樣爆滿,他把地球比喻成是一部行進中的車輛,用各種例子來說明相對論。

很快的,許多最好的物理學家和思考家開始寫作解釋相對論,其中包括愛丁頓、勞厄、弗倫狄區、洛倫茲、蒲朗克和包利等等,即使是哲學家和數學家羅素也不例外。結果在日食觀測結果發表六年後,有關相對論的書籍與文章出版超過六百種之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15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